SAUSAGE层间位移角统计功能测试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最近试用了一下2017版的SAUSAGE,在层间位移角处理的时候遇到问题,这里做个记录。

如下图所示,X主方向时程分析后,在【数据结果】-【层间位移】查看位移角结果,可以发现,在 87层层间位移角发送突变(DriftXmax = 1/74,Drift Y max =  1/165),突然显著增大,尤其是X方向,突变十分厉害,无法满足规范要求。

由于结构沿竖向比较规整,因此这种突变比较奇怪,为此,检查一下这个突变的原因。利用软件提供的自定义层间位移角功能,再次输出两个方向的数据。其中自定义层间位移角在【数据结果】-【层间位移】-【自定义层间位移】下定义,如下图。选择全楼,然后再次重现计算。

重新计算后,再次查看层间位移角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以发现,此时 87层不在突变了。 🙂  。而且层间位移角也满足了规范要求。

这就很神奇了,按道理,自定义的和默认应该一样(PS. 因为在自定义层间位移角的时候,选择了 “全楼”)。

分别将X方向和Y方向自定义的层间位移角结果和默认输出的层间位移角结果进行对比,如下图所示。可以发现,除了87层,其余楼层 两个算法计算的层间位移角基本一致。

于是初步判断,默认计算的和自定义计算,应该算法不一样。简单说,应该不是用同一套代码。为此,打开模型的 87层,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打开模型 87层,可以发现,87层存在一些跃层的柱。在PKPM导过来的时候,部分 88层的柱子也划分到了 87层。

因此,可以猜测,造成这种默认算法和自定义算法差异的原因是,默认算法,在计算层间位移角的时候,将这种跃层的柱子也放到了一层考虑,即,柱子变长了,新的顶点的位移比原来的顶点的位移大,如果按线性变化来看,新的顶点的位移,会比原来的位移大两倍,但是在在计算位移角的时候,层高还是原来的层高,导致默认输出的位移角也就大概增大了两倍。为了测试这个问题,如下图所示,抽选了两根柱子,分别提取柱顶和柱底的节点位移时程,然后分别算法X向和Y向的最大和最小层间位移角。分别如下面两图:

如上图所示,87层层高为4.5m,88层为4.5m,可见,当按4.5m层高计算时,最大值和默认输出的最大值十分接近(1/88和 DriftXmax = 1/74相近,1/172与Drift Y max =  1/165相近)(PS。毕竟,还有一些跃层柱子的地方没有输出,所以不是完全一样)。因此,基本证实了,默认输出来的位移角突变,偏大,是由于部分柱子楼层划分错误导致的. 猜测问题是:默认算法层高使用了原本的层高,导致有问题,而自定义算法,应该是用了顶部节点和底部节点的高差作为层高(PS. 纯属猜测,个人感觉和意见,具体情况还要等 SAUSAGE 客服官方 给出解答)。

反过来再看输出的层间位移角,也证实了2倍的猜想。如下图:

结论: 两个地方输出的层间位移角不一致是肯定的。在使用的软件的时候,如果遇到类似的问题,应该注意。(PS. 以上纯属猜测,个人感觉和意见,具体情况还要等 SAUSAGE 官方客服 给出解答)。


You already voted!

  • 微信公众号 ( Wechat Subscription)

WeChat_QRCode

欢迎关注 “结构之旅” 微信公众号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