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试验][编程] DataSmoothing试验滞回曲线平滑修正——案例14 [DataSmoothing Test Hysteresis Curve Smoothing Correction – Case 14]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利用DataSmoothing软件( [工具][试验][更新] DataSmoothing v2022: A Program for Test Data Smoothing [试验数据曲线平滑+降噪工具] )对小伙伴的滞回试验曲线做个平滑修正案例。 修正前的曲线 导入DataSmoothing,运行修正 修正后的曲线 修正前后对比 由图可见,经过DataSmoothing修正后,滞回曲线得到了平滑,修正后的曲线很好的捕捉到了数据本身的趋势·。 DataSmoothing  的软件案例 ( Application Examples) [01]  [工具][试验][编程] DataSmoothing试验滞回曲线平滑修正——案例1 [02]  [工具][试验][编程] DataSmoothing试验滞回曲线平滑修正——案例2 [03]  [工具][试验][编程] …

[规范][笔记] 栓焊混用与栓焊并用连接接头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随后更新……       相关博文( Related Topics) [01] [工具][软件][规范] 广东省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反应谱计算工具 [02] [结构力学][结构设计] 两端固支梁弯矩为0点距端部的距离 [03] [抗震][结构设计][规范] 非抗震设计情况下混凝土柱的“轴压比”可达多大? [04] [结构设计][动力学] YJK中CQC振型组合地震力的复核 [05] [结构设计][楼梯] 混凝土楼梯施工图笔记 [06] [结构][设计][规范] 关于结构倾覆力矩计算公式的另一种理解 [07] [结构设计][规范] 结构整体倾覆力矩及抗倾覆力矩的计算——以YJK为例 …

[编程][软件] VCAP: Vibration Comfort Assessment Program [振动舒适度评价软件]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随后更新,占位……     相关软件资料 ( Related Programs) [01] [下载][软件] RC梁纵向钢筋单排最大根数[Maximum Number of Beam Longitudinal Reinforcing Bars] [02] [下载][软件][结构设计] RC梁的构造腰筋计算工具 [Calculation tool of waist reinforcement for RC beam] [03] [软件][工具] SGMPZM: Seismic …

[科研][工具][软件] BBCA v2023: 从滞回曲线提取骨架曲线 [BBCA: Extract Backbone Curve from Hysteretic Loop]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这次又花了很多时间更新了BBCA软件,增加了多种功能和改进,同时内部基本重写了很多代码。 程序图标 ( Program Icon ) 程序介绍 ( Program Introduction) 基本目标是:从滞回曲线提取骨架曲线,方便做试验的小伙伴. Extract Backbone Curve from Hysteretic Loop. 主要特色: 1. 支持多种格式的滞回曲线导入,并可控制导入的数据间隔。PS. 因为很多小伙伴试验数据特别密,处理数据十分没必要。 2. 提供 11 种算法生成初步骨架曲线。(2023版在原先算法基础上增加了6个新算法) (1) 滞回环力最大点 (2) 滞回环位移最大点 (3) 滞回环 …

[工具][试验][编程] DataSmoothing试验滞回曲线平滑修正——案例13 [DataSmoothing Test Hysteresis Curve Smoothing Correction – Case 13]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利用DataSmoothing软件( [工具][试验][更新] DataSmoothing v2022: A Program for Test Data Smoothing [试验数据曲线平滑+降噪工具] )对小伙伴的滞回试验曲线做个平滑修正案例。 修正前的曲线 导入DataSmoothing,运行修正 修正后的曲线 修正前后对比 由图可见,经过DataSmoothing修正后,滞回曲线得到了平滑,且并未显著改变原曲线的特性和趋势·。 DataSmoothing  的软件案例 ( Application Examples) [01]  [工具][试验][编程] DataSmoothing试验滞回曲线平滑修正——案例1 [02]  [工具][试验][编程] DataSmoothing试验滞回曲线平滑修正——案例2 [03]  [工具][试验][编程] …

[规范][光伏][笔记] 光伏支架风荷载取值 [Wind load value of photovoltaic support]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随后更新……       相关博文( Related Topics) [01] [工具][软件][规范] 广东省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反应谱计算工具 [02] [结构力学][结构设计] 两端固支梁弯矩为0点距端部的距离 [03] [抗震][结构设计][规范] 非抗震设计情况下混凝土柱的“轴压比”可达多大? [04] [结构设计][动力学] YJK中CQC振型组合地震力的复核 [05] [结构设计][楼梯] 混凝土楼梯施工图笔记 [06] [结构][设计][规范] 关于结构倾覆力矩计算公式的另一种理解 [07] [结构设计][规范] 结构整体倾覆力矩及抗倾覆力矩的计算——以YJK为例 …

[动力学][结构] 大震弹塑性顶点位移时程为何”不收敛”?[Why does the displacement time history of earthquake elastic-plastic analysis not converge?]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经常碰到小伙伴做完大震弹塑性分析后,跑过来问为何结构顶点位移总是不收敛? 怎么个不收敛法?大家看看下面这个图: 上述两组图中,上方的是结构某主方向的地面加速度(总时间110s),下方的是结构对应方向的顶点位移时程曲线(算到60s)。 由图可见:其中地面峰值加速出现在30~40s,在60s时地面加速度已退化为峰值的30%以上,而结构顶点位移算到60s依然不减衰减。地面加速度衰减速度很快,加速度峰值明显靠前,而顶点位移似乎还没出现峰值,看起来“发散”。为何加速度已经显著退化,而位移还没收敛? 最初看到这类曲线的时候,也很诧异?后面思考后发现,之所以会存在这种诧异,是因为我们对比的基准选错了。 上面的例子中,我们拿结构的顶点位移时程和地面加速度进行对比?实际上,加速度和位移之间差了两次积分,加速度峰值和位移峰值并不一定出现在同时刻,两者本身可以差很大。 对比结构顶点位移时程的趋势参照地面的位移时程更直观,而不是参照地面加速度时程。位移与位移对比才直接。 以上图中的加速度为例,我们对加速度进行积分,获得对应速度与位移时程,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见,X向和Y向的地面加速度时程峰值分别出现在30s和40s左右,而对应的位移时程峰值分别出现在50s和55s,足足推后了15~20s左右。 从这个角度来看,顶点位移要出现明显退化,加速度应该算到60s,甚至可能更多。为此我们把弹塑性分析时间直接设置为110s的时间,再次提取顶点位移时程结果,如下图所示。 有上图可见,在60s后,两个方向的顶点位移均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由于我们通常进行的是一致地震激励计算,因此超限报告中,往往只给出加速度时程曲线,并没有提供地面位移时程曲线,让人很自然地采用地面加速度时程对比顶点位移时程进行参照,从而引起了上述诧异。 有了这样的发现,我们不妨找几组天然地震记录进行积分计算,看看这些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的“显著退化点”和地面位移时程曲线的“显著退化点”出现的位置情况。 这里曲线的“显著退化点”定义为曲线正向最大值和负向最大值中靠后出现的那个。 由上述多组图可见: (1)地面加速度时程曲线的抖动程度最大,经过二次积分后得到的位移时程曲线变得平缓,速度时程曲线的抖动程度次之。 (2)地面加速度、速度、位移曲线的“显著退化点”出现位置不同,三个曲线的“显著退化点”出现的位置先后关系不定,但从选取的几组天然地震波的分析结果来看,速度时程曲线和加速度时程曲线的“显著退化点”相对较为接近,而地面位移时程曲线的“显著退化点”与加速度时程曲线的“显著退化点”可能相差较远,且位移曲线的“显著退化点”更靠后。 (3)对比结构顶点位移时程的趋势参照地面的位移时程更直观,而不是参照地面加速度时程。 相关博文( Related Topics) [01]. [Tool] SPECTR – A program for Response Spectra Analysis …

[随笔] 智能的学术期刊!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邮箱收到了一封来自《工程力学》学报的论文引用通知。不禁感慨,现在学术期刊真的好智能,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太久,论文被引用后居然会有邮件通知你,研究效率显著提升 !! 互联网、计算机、人工智能发展速度一直在加快,软件越来越智能,工具越来越先进,一方面改进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很多工作方式,也在不断淘汰人,原来需要人做的,可能现在机器替代了,又强迫我们去学习新的技术,这不得不改变我们很多想法。 但未来必然是数字化的! 微信公众号 ( Wechat Subscription) 欢迎关注 “结构之旅” 微信公众号

[软件][编程][地震动] NFAGM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人工合成程序 案例3—— 多峰值速度脉冲波 (Case 3 of NFAGM Near Field Pulse Type Ground Motion Artificial Synthesis Program – Multiple Peak Velocity Pulse Waves)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NFAGM是小伙伴找我们做的 [软件][编程][地震动] NFAGM: Near‐Field Artificial Ground Motions Generation Program [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人工合成程序],具体可以在这个链接查看:http://www.jdcui.com/?p=20405 最近小伙伴建议我们增加一个多峰值速度脉冲波的波形 C形,于是升级了一下NFAGM程序,下面做个简单的记录。 三半波脉冲:   四半波脉冲: 相关博文( Related Topics) [01]. [Tool] SPECTR – A program for Response Spectra Analysis [反应谱计算程序] [02]. [程序][Tool] …

[软件][编程] GetAverage: Calculating the Average Curve of Data with Different X axis Intervals [多组不同X间隔数据求平均]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程序图标 ( Icon ) 程序介绍 ( Introduction) 网友建议写的程序。基本功能是,对不同X间距的多组曲线求平均。软件可导入多组曲线,选择特定的曲线进行求平均,并可将结果保存为文本文件或者直接输出EXCEL图表。 软件界面如下图所示。 程序下载 ( Program Download ) (  如果您需要这个软件,请在这给网站捐助:http://www.jdcui.com/?page_id=4813,捐助不低于 150RMB,捐助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评论,软件会通过管理员QQ:3014479529给你发送,对软件有任何疑问也欢迎联系,敬请尊重劳动成果 !!!。) 微信公众号 ( Wechat Subscription) 欢迎关注 “结构之旅” 微信公众号

[获奖][研究] “细腰型平面结构设计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 获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和小伙伴们一起参与的 “细腰型平面结构设计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 科研项目获得了 2023年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细腰型平面结构设计是目前结构设计的一个热点问题。这个科研课题,我们结合具体的工程项目,对细腰型平面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具体包括:细腰楼盖的内力影响规律,细腰型平面结构关键部位的内力调整策略及设计方法,细腰型平面结构的具体设计思路及关键问题等。 感谢合作单位,感谢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对我们的鼓励,我们继续努力加油。这里做个简单记录,后续再找时间分享一些具体细节。   微信公众号 ( Wechat Subscription) 欢迎关注 “结构之旅” 微信公众号

[编程][笔记] Python中numpy的求和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Numpy中的Sum函数,可以实现按行、按列相加。 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 A=np.zeros((3,4)) A=np.array([[1,2,3],[4,5,6]]) print(A) # 逐个元素求和 print(‘逐个元素求和’) print(np.sum(A)) # 按列叠加 print(‘按列叠加’) temp=np.sum(A,axis = 0) print(temp) print(temp.shape) # 按行叠加 print(‘按行叠加’) temp=np.sum(A,axis = 1) print(temp) …

[拓扑优化] 基于BESO的拓扑优化设计与数字未来工作营分享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基于BESO的拓扑优化设计与数字未来工作营分享 by 郑依力Ely 大家好,我是Ely,郑依力,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在前段时间参加同济大学举办的Architectural Digital Futures (ADF)工作营的学习见闻,其中包括BESO在拓扑优化设计中的应用和数字未来工作营的收获。 目录 分享目录分为4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编者参加工作营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并学习ESO和BESO的相关理论知识; 第二部分介绍编者参加Emerging Form工作营的情况以及编者所在小组的设计作品[Re]forming the cave; 第三部分介绍编者在参加工作营时参观平行工作营的工作或听取有意思的讲座; 第四部分分享编者对此次学习的思考与感恩。   C1 ESO&BESO介绍  目前我们常说的BESO算法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期间有众多学者、研究人员参与其中,对该算法进行更新、迭代、改进。BESO的前身可以追溯到ESO,ESO是这三个单词Evolutionary Structural Optimisation的首字母。编者选取了BESO发展史上的一些重要节点,大致介绍其发展脉络。 1992年,Y. M.Xie & G. P.Steven 在Computers & Structures发表了论文 …

[midas Gen] 荷载工况无法修改为施工阶段荷载 (CS)?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模型荷载工况无法改为施工阶段荷载(CS),点击编辑无反应。 最后检查是因为事先基于静力荷载工况定义了荷载组合。 将荷载组合中的恒荷改为恒荷载(CS),然后再在荷载工况中将恒荷载改为 施工阶段荷载(CS)。 微信公众号 ( Wechat Subscription) 欢迎关注 “结构之旅” 微信公众号

[软件][编程][研究] CASD: Calculate Average and Standard Deviation Curves [平均与标准偏差曲线计算工具]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程序图标 ( Icon ) 程序介绍 ( Introduction) 小伙伴建议下编写的一个小工具,其主要功能是求解平均与标准偏差谱曲线。用户可以导入一组曲线,程序自动求解平均曲线与指定倍数标准偏差的偏差曲线。 程序可考虑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模型进行评估,并可将分析结果保存为文本文件或者直接输出EXCEL图表。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program is to calculate the average and standard deviation curves. The program can consider Normal distribution and …

[科研][软件][OpenSees] FlagModelTest: Construct a Flag like Hysteresis Model using the Parallel Material in OpenSees [通过OpenSees的并联材料实现一种旗帜型滞回模型]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程序图标 ( Icon ) 程序介绍 ( Introduction) 网友找我们写的一个小程序。通过利用OpenSees中的并联材料 Parallel Material,将OpenSees中的 Steel02 Material及SelfCentering Material材料并联,实现了一种类旗帜滞回材料。并联后的材料可调的参数比较多,FlagModelTest用来做些参数敏感性测试。 本文用到的OpenSees中的相关材料连接如下: Parallel Material: https://opensees.berkeley.edu/wiki/index.php/Parallel_Material Steel02 Material: https://opensees.berkeley.edu/wiki/index.php/Steel02_Material_–_Giuffr%C3%A9-Menegotto-Pinto_Model_with_Isotropic_Strain_Hardening SelfCentering Material: https://opensees.berkeley.edu/wiki/index.php/SelfCentering_Material 其中 SelfCentering Material 在 [科研][软件][OpenSees] OSSCTest: OpenSees SelfCentering Material …

[midas Gen] Gen施工阶段分析 测算案例1——模拟施工3 ( midas Gen Construction Stage Analysis EX1- Simulation Construction 3)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测算GEN的施工阶段分析功能,实现YJK的模拟施工加载3,并与YJK计算结果对比。 1. YJK模型 测试的YJK模型如下图,7层2X2的小框架,刚性隔板,恒载按 施工模拟3 加载。 2. GEN模型 3. GEN参数设置 采用YJK接口转模型到GEN,并在GEN进行施工模拟参数设置。 对于这个例子,仅考虑施工加载,不考虑混凝土材料的收缩徐变等,即不考虑时效性。 GEN中进行施工阶段分析,主要是通过 结构组、荷载组、边界组,施工阶段等的定义来实现。 对于这个例子,有7层,需要定义7个 施工阶段、7个结构组、7个荷载组及7个边界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1)结构自重需要设置在第一个荷载子组,并保持在后续施工阶段中激活,软件会在构件激活的时候自动考虑其自重。 (2)考虑施工加载的工况最好在荷载工况里面指定为“施工阶段荷载(CS)”,否则在PostCS中会重复出现该工况,并且该工况的分析结果是按一次性加载计算的。 4. 结果对比 (1)振型结果 (2)恒载节点竖向位移 (3)恒载中柱竖向位移曲线 可见,对于这个算例,YJK的结果与Gen的结果是一致的。 Gen施工阶段分析功能更加强大,基本上可以考虑任何形式的施工阶段设置,同时可以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 YJK主要通过指定构件施工顺序的方式来设置施工模拟,对于构件关联的荷载如何加载,楼板单元的形成顺序等都没办法人为干涉,同时YJK暂无法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等时变效应。 PS. Gen的施工阶段分析功能强大,这个例子仅测试了最基本的功能和操作,其他更复杂的功能和参数有待下一步测试。 …

[下载][软件][编程] ExtractRows: Extract/delete the content of the specified line range to form a new file [提取/删除指定行]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程序图标 ( Program Icon ) 程序介绍 ( Program Introduction) 程序基本功能,导入文本文件,指定行范围,提取或删除指定行范围的文件,形成新的文件。 为何会写这个软件,今天遇到的问题是,需要处理一个较大的文本文件,上百万行。用鼠标选择某些行范围的时候,操作非常不方便,于是就写了这个程序来处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看看。 程序下载( Program Download) (  如需要软件,请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评论,软件会发送到您的评论邮箱,敬请尊重劳动成果 !!)   ( 大家注意评论邮箱要填写正确,后台自动发送,邮箱填写错误,发送不到。) 相关资料 ( Related Programs) [01] [下载][软件] RC梁纵向钢筋单排最大根数[Maximum Number of Beam Longitudinal Reinforcing Bars] [02] …

[Python] 安装PyOpenGL笔记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通过Pycharm安装PyOpenGL编译程序,提示以下报错: OpenGL.error.NullFunctionError: Attempt to call an undefined function glutInit, check for bool(glutInit) before calling 如下图所示 最后百度研究是因为Python版本、系统版本与PyOpenGL不兼容问题导致,于是下载对应的离线PyOpenGL的 whl,通过cmd进入对应的python下找到pip,然后通过pip重新安装whl文件即可解决。PIP会卸载旧的PyOpenGL,并提示新版库安装成功,如下图。 其中离线PyOpenGL可以再这个连接下载:https://www.lfd.uci.edu/~gohlke/pythonlibs/ 相关话题 ( Related Topics) [01]. Python 出现”invalid literal for int() with base …

[日记][网站] 记录一次网站管理过程!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记录一下今天网站管理的事情,主要解决了两个小问题: (1)解决了图片无法上传,无法删除插件,无法更新插件等的问题。基本原因都是因为FTP权限问题,最后解决办法是,登录FTP,通过FTP将具体的文件权限改为755,后面再操作就解决了,但奇怪的是之前都没遇到。 (2)另外在处理第一个问题的时候,还顺便解决了数据库容量差点超过1GB的问题。最初以为无法上传图片是因为容量满了,然后登录主机,查看空间内存足够大的,不可能用完!那是不是数据库容量的问题呢?结果顺便看了一眼数据库,发现1GB的数据库容量居然用了97%,惊呆了,一个小网站数据库容量不可能这么大。最后仔细检查,发现是一个插件出了问题,导致数据库中相应的表的容量占了将近900M,于是通过CMS后台清理这个表,数据库空间占用瞬间降到了50M。 作为一个技术崽,每次网站出问题的过程,都是一次揪心的过程!!! 微信公众号 ( Wechat Subscription) 欢迎关注 “结构之旅” 微信公众号     Update failed: Could not create directory.